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随州金融监管分局等相关部门出席发布会,就各自领域在营商环境 “十大行动” 中的推进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各部门围绕政策惠企、亲商暖商、服务提质、审批提速、市场便利、执法规范、融资促进、降本减负、聚才引智、监督护航等方面展开工作,力求为公司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中国网、湖北广播电视台、随州日报、随州广播电视台、随州市政府网、随州论坛、云上随州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市委组织部“聚才引智行动”相关工作情况介绍
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主任?范邹
今年会同市人社局研究制定了23场高校招聘计划,重点拓展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高校资源,已举办武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9场招聘,收到简历 27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70余人。
会同相关单位做好人才公寓申报审核和日常管理工作,市国投集团 200 套人才公寓基本配租完毕,市产投集团首批102套启动配租。谋划开展人才政策入企宣传推介活动,收集公司诉求,推动政策知晓率与人才生态优化。
2
亲商暖商行动以及相关工作情况
市工商联副主席?毛家锋
联合市政协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梳理 5大营商环境问题,提出 5方面对策建议;联合税务、人社等部门走访收集公司问题 19条、建议 29 条,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督办。
建立随州楚商信息库,推动“楚商+校友”“楚商+产业链”融合,设立回归绿色通道及 “楚商服务专班”,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抢抓春节、清明等有利时机,一季度举办楚商回乡活动 92 场,收集楚商信息900余条,签约回归项目 57 个、金额390.7亿元。
《随州市整体提升营商环境执法规范行动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及相关工作情况
市司法局副局长?袁昌斌
联合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靶向整治公司反映强烈问题:
市发改委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健全涉企政策听取经营主体意见机制,杜绝歧视性政策。司法行政部门通过案卷评查、明察暗访等方式,评查案卷 179件,发现问题线索 65条,下达整改建议书10份;市公安局梳理自查重点案件 239件,整改问题案件32件,坚决纠正 “小过重罚” 等行为;市法院开展 “荆楚雷霆” 执行行动,移送拒执罪21人,司法拘留 260人次,执行到位金额7593万元,2101件终本案件 “出清”,有力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全面落实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推行轻微违法告知承诺制,实行“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模式。曾都区试点推行 “五张清单”(新增公益减罚事项),公布首次违法不罚 186 项、从轻处罚 267 项、公益减罚 36 项等,实现 “首违不罚 + 公益减罚 + 轻微速罚”。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牵头对市级88项需要证明的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并在网站公布了《市级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真正让群众和公司少跑路。
04
随州市市场监管局市场便利行动情况
市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宋长儒
一是优化行业综合许可审批服务流程,编制发布 “一业一证” 办事指南,推行 “一表申请”,设立综合窗口,实行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截至目前发放 “一业一证” 2779个。
二是推动行业综合许可办理向变更、单项许可证增减延伸,变更事项实行 “一表申请、一次办结”,增减单项许可证实行 “并联审批、同步办理”。
三是优化注销流程,注销行业综合许可证时,同步启动营业执照和必备单项许可证注销程序,实行 “一表申请”,截至目前办理 “一业一证” 注销 57个。
优化营商环境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市场监管系统将破除制度藩篱、创新服务模式、夯实质量根基,打造要素聚集的 “强磁场”、投资兴业的 “首选地”,为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随州市整体提升营商环境融资促进行动情况
随州金融监管分局副局长?曾波
支持重大部署落地:加大 “两重”“两新” 领域金融支持,围绕专汽、农产物加工等重点产业及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建立融资要素保障机制,实现市级 149 个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全覆盖。
普惠金融增量扩面:完善小微公司融资协调机制,扩大无还本续贷至中型公司,2025 年计划新增小微公司首贷户 500 户以上,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与尽职免责制度。
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保障:落实科技金融质效提升方案,探索知识价值、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推广创新积分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产物,开展 “专精特新” 公司金融支持行动。
深化数字金融应用:推进 “信易贷” 平台建设,推广 “301”“政采贷” 等纯线上信用贷款模式。
鼓励发展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以专汽、香菇产业为核心,支持链上公司开展存货、订单、应收账款等动产质押融资,推动产业链融通发展。
优化担保服务模式:做大新型政银担业务,推广 “科担联合贷” 等专项产物,实行 “见贷即保” 批量担保,小微公司及 “三农” 担保平均费率不高于 1%。
强化上市服务保障:挖掘培育 “金种子”“银种子” 公司,全周期跟踪上市攻坚,引导资源向重点后备公司集聚。
守牢金融安全底线:巩固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一季度全市融资促进行动成效显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呈现 “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 态势:
一是信贷投放超预期。3 月末,全市银行业贷款余额 1420.17 亿元,较年初增加 87.29 亿元(增长 6.55%),同比增幅9.32%,超额完成一季度 “新增贷款 60 亿元以上” 目标,实现 “开门红”。
二是重点领域精准施策。与市发改委联合建立“金融+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机制,保障 149 个重点项目融资;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保持融资整体稳定;支持“白名单” 项目21个,融资8.38亿元;深化小微公司融资协调机制,走访公司17.3万户,累计授信101.28亿元,放款率98.42%。
叁是融资成本持续下行,减费让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督促辖内银行机构落实好财政金融联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积极推广“产供强链贷”“产业升级贷”“科技创新贷”“农业龙头贷”四项惠企贴息产物,有效降低公司融资成本。3月末,全市新增融资担保费率保持在1%以下;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平均利率4.22%,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向市场主体让利超2900万元,真金白银惠企利民。
四是信贷结构不断优化,精准发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2025年增补省级上市后备 “金种子”公司1家、“银种子” 公司2家;3月末,全市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较年初增长12.33%,中小微公司无还本续贷、小微公司信用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28.24%、13.17%,新增小型微型公司“首贷户”162户;全市高新技术公司、科技型中小公司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35.28%、42.08%。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兔子先生传媒”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