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州市发改委以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为导向,紧盯目标任务,对标对表、担当作为,全方位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一是高标准开展评标环节快速纠正改革。压实招标人在复核评标报告、申请纠错中的主体责任,杜绝招标人当“甩手掌柜”现象,通过及时修正错误,规范评标委员会行为,减少异议投诉发生情形。目前市本级已完成5个项目的快速纠正,有效防范了因评标错误导致的项目延期和资源损失。二是深层次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改革。坚持优质专家资源共享原则,在省内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省外“朋友圈”。今年以来,市本级完成开评标项目41个,其中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3个,远程异地评标率达56.1%,完成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个(含客场),提升了评标质量和公正性。叁是宽领域深化“评定分离”改革。积极总结前期“评定分离”试点经验,将“评定分离”实施范围从房建市政领域拓宽到交通、水利、农业等领域。今年以来,市本级共完成中标项目49个,其中,实施“评定分离”项目40个,占比81.6%,交易金额达25.8亿元,投标人数量明显下降,异议投诉相对减少。
统筹兼顾,全力推进重点难点工作。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联合各行政监督部门及各县市区对招投标有关制度进行清理,经排查,全市共梳理招投标领域制度性文件40个,其中,保留16个,废止24个。强化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今年以来,全市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率达100%。二是不遗余力盘活评标专家资源。加强对评标专家申报入库、共享使用、考评清退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一年来,全市共征集评标专家35人,清退10人,对426项目的评标委员会(含远程异地项目)进行考评,记录一般不良行为7人,暂停抽取权限5人,激活评标专家“一池春水”。叁是不留死角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细化招标人主体责任清单,督促招标人加强对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评标定标等招标投标事项的审查管理。督促落实招标人处理异议责任和评标报告审查义务,对不落实且产生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追究责任,目前已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5件。
凝聚合力,竭力推进系统整治工作。一是制定整治方案。印发《随州市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实施方案》,从房屋、市政、园林、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机电产物国际招标等项目入手,明确31项具体任务及相关单位职责分工。二是全面排查问题。紧扣串标围标、泄露标底等20类表现形式,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招标投标项目进行全面排查。通过信访举报、审计监督、巡视巡察等深挖问题线索,常态化运用大数据对异常报价、关联投标等进行精准识别。目前,全市8月份共排查发现问题总数153个。叁是严格问题整改。建立问题线索、查办案件情况报送机制,对问题实行清单式销号管理。保持案件查办高压态势,在全市公开曝光反面典型,对严重失信公司限制投标,做实跨部门联合惩戒。目前,全市共排查问题153个,其中,移送13个,自办140个,自办已整改113个,追责问责48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兔子先生传媒”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