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先生传媒

2025年广水市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召开
  • 发布时间:2025-09-18 11:20
  • 信息来源:
  • 编辑:陈刚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9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水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广水市委、市政府始终树立“营商环境是公司发展的土壤,高效政务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理念,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建设,营商环境指标大幅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向好。该市坚持优化服务机制,提升公司发展效能,让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坚持做强政策、金融、法制服务,扩大公司发展平台,持续推动公司增值化服务从“普适性”向“精准化”升级,为公司提供了全链条、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坚持创新服务试点,助力公司发展壮大。
??发布会上,广水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今年以来该市整体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功支点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广水市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数据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就服务公司、项目审批、政务服务、开展“市场便利行动”等答记者问。
??中国网、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随州日报、随州广播电视台、随州发布、随州市政府网、随州论坛、云上随州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广水市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 赋予区域性支点城市建设新动能

广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翠

尊敬的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

感谢大家参加广水市的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今天由我向大家通报“广水市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广水市委、市政府始终树立“营商环境是公司发展的土壤,高效政务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理念,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建设,营商环境指标大幅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向好。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3个坚持。

一是坚持优化服务机制,提升公司发展效能

广水市坚持让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快办”转变。

第一个是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落地“一件事”应用,实现65个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公司开办7个环节“一次申报、即时审批”,最快半小时内办完,并免费赠送5个印章。餐饮、零售等行业推行“一证准营”,便利店、药店等9个行业实行“承诺即入”。“一业一证”改革自我拓展到36个行业,实现“七个一”打包服务,即“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次核查、一并审批、一证准营”。截至9月10日,累计办理“一件事”业务2.3万件,下发行业综合许可证544张,新增市场主体 10200多户,同比增长 27%,其中新增公司2700多户。

第二个是擦亮“政好办”服务品牌。设立市、镇、村叁级“政好办”专员,上门为公司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跨部门事项“一人受理、一次办结”,巩固提升“210服务”标准,公司开办即来即办,最快30分钟内办结,在准营阶段提供12个“全要素”服务场景,退出时实行“分类注销”。推行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将9个省级重点项目,在建的22个5亿元以上项目全部纳入管理。1-8月,广水市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175个,合同金额40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4个,协议引资325亿元。

第叁个是提升数字化办理便利度。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协作,与湖南、江西等5个地方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建立了“标准统一、异地收件、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已办理医保转移、户口迁移等业务上千件。大力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及办理”模式,认领发布事项118个,以信用承诺代替材料提交,平均审批时间又压缩了30%,公司准入准营更加便捷高效。

二是坚持做强叁类服务,扩大公司发展平台

广水市持续推动公司增值化服务从“普适性”向“精准化”升级,为公司提供了全链条、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第一个是政策服务帮公司。创新建立“动态管理+标准转化”的政策兑现机制,将原来分散在54个文件中的政策,分解成98个标准化的兑现事项,同步运用“广水惠企一站通”小程序,实现了政策“一键查询、智能匹配、免申即享”。同时,在线下设立专门的服务区域,构建“线上+线下”的服务体系,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让公司“零跑腿”。

第二个是金融服务活公司。引导金融服务实体公司。提供科技信贷2.82亿元,绿色信贷1.63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气候贷”。针对小微公司“融资难”问题,组织银行到5.7万家公司座谈,为2700多家公司授信27亿多元。探索“知识价值信用贷”“商业价值信用贷”等新路径,成功发放贷款2.31亿元,助力“知产”变“资产”。

第叁个是法治服务稳公司。将33个单位的执法检查进行合并,对400个事项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采取涉企“综合查一次”、“扫码入企”和“执法者变志愿者”等措施,让执法检查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把服务阵地前移,在镇办和公司设立调解组织,高效化解涉企纠纷368起。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下降42%,让公司家在广水放心投资、开心经营。

叁是坚持创新服务试点,助力公司发展壮大

第一个是大力推进改革试点。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广水市鼓励市直部门破冰先试、锐意改革。2024年成功了9项改革试点,今年又承担了11项改革试点,包括国家级3项、省级8项。

第二个是立足职责重点突破。广水市多个部门立足服务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人社部门牵头制定了跨区域共建高质量和谐劳动关系方案,实现了广水和孝昌两地统一合同文本,共享用工手册,对跨地区公司提供了规范的流程。自规部门推行“先租后让”供地模式,降低公司初始成本40%以上。通过改革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广水经济快速发展,1一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7%。

各位朋友、同志们,今天的发布会既是总结成绩,更是庄严承诺。广水市将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努力打造更有吸引力、竞争力的营商环境高地,为支点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谢谢大家!

广水市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党委副书记 张汉清

记者问:请问广水市在服务公司,帮助公司破解难题,提振公司发展信心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广水市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党委副书记 张汉清: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公司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是县域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近年来,广水市深入贯彻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随州市整体提升环境助力支点建设大会精神,始终将服务公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公司急难愁盼,靠前服务、精准施策、攻坚克难,持续为公司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坚持政策赋能,让“阳光雨露”更加丰沛。深入推进“政策找公司”,推动惠企红利从“纸上”落至“账上”。在全面梳理宣传国家、省、市惠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广水市支持工业和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形成立体化“政策工具箱”。通过“线上+线下”精准推送,落实“免申即享”,今年来已支持公司获得省级制造业专项资金500万元,兑现实体经济发展奖励2802万元。通过政策赋能,一批支撑性、成长性、引领性好的公司做大做优,亿元税收、十亿项目、百亿产值公司梯队加快形成,激活产业倍增行动。1-8月,我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有力推动“单项工作走前列、整体工作争进位”。

二、坚持创新驱动,让“第一动力”更加强劲。充分发挥科创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实施高新技术公司和科技型中小公司“双倍增”计划,分别达到82家、293家;积极融入全省科技创新供应链,231家公司发布需求48项,达成合作8项、金额1502万元;深化产学研合作,先后与11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38家,建设广水(武汉)离岸科创中心,正在筹建省级风机产业研究院、低碳冶金循环产业研究院,我市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加快构建;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今年以来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公司6家,大洋塑胶等3家公司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5骋工厂名录,叁峰透平荣膺随州首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越来越多的公司“上云、用数、赋智”。

叁、坚持要素护航,让“发展沃土”更加肥沃。树牢“公司有事马上办”理念,把公司的“问题清单”作为政府的“履职清单”。持续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公司帮扶活动,今年来共破解公司关切的用地、融资、人才、审批等问题51个,创新探索推动工业用地“弹性出让”、证照手续“五证同发”;推动普惠金融,完善担保体系,助力30家科技型公司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18亿元、48家中小公司获得商业价值信用贷款1.13亿元,共为8家公司协调融资3960万元。大力弘扬新时代公司家精神,广泛宣传优秀公司创新经验和典型做法,激励青年公司家见贤思齐、奋发有为。目前,我市青年公司家登记注册公司占比超40%,掌舵的“四上公司”占比近30%,主导的“专精特新”公司占比近40%,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下一步,我们将把服务公司发展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以系统思维推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为各类公司提供投资兴业的宝地,干事创业的沃土。

谢谢!

广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刘永强

记者问:广水市是如何提升项目落地审批速度,保障公司用地的?

广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刘永强: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广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服务要素保障、建功支点建设为工作引领,大力推进“流程再造”“自助选地”和“服务升级”等举措,推动审批服务跑出加速度,做到“有地可用、有地好用、有地能用、有地快用”。

一、智慧审批减环节

通过市级云平台和工改平台、省级云平台互通,对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减少审批环节、精简报批要件、压缩办结时限。一是建立“四合一”审批模式,将用地预审、用地许可、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等环节并联办理。同时,制定《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对5大类70项建设工程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二是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事先明确出让地块规划指标、环境标准等8项前置条件并先行审批。在公司签订土地合同当天,同步核发《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复意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不动产登记证》,实现公司“拿地即开工”。叁是实施“分段式”审批机制,对重大项目采取“分段报批”“先行组卷”“容缺受理”,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二、自助选地畅通道

对全市批而未供、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进行全面清理核查,在此基础上精心绘制《广水市招商地图》,供招引公司按图索骥,自助选取心仪之地。对用地手续齐全、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块,通过收回、置换、租赁、弹性出让等方式进行盘活再利用,大大节省了项目落地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叁、服务升级提质效

推行重点项目“驻·帮办”和包保服务,局党组成员和副科级以上干部带头当好“项目秘书”,定期开展“局长坐窗口”“上门服务行”等活动。以“部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宗旨,从项目选址、规划、报批、供地、验收、办证等各个环节实行“一站式”审批,确保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一是优化服务质效,全面实现网上办理、全程在线、“一网通办”,积极推广预约错时办、特事即时办和上门帮忙办等服务。二是推行“首问责任制”,实现“一人受理、一窗办结、全程服务”。叁是推广“容缺审批”,采取“承诺制”受理,在规划方案审批阶段,充分运用容缺制、承诺制,先行开展规划设计方案技术审查,压缩审查时间30%以上,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

谢谢大家!

广水市数据局局长 彭晓华

记者问:广水市在政务服务提质和落实惠企政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广水市数据局局长 彭晓华: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广水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抓手,扎实推进服务提质行动与政策惠企行动,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助力公司群众办事便利化。

一、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打造“广水效率”

一是关联事项集成办。从公司和群众视角出发,推动从“一事联办”向“高效办成一件事”转型升级,精简申请条件、重塑受理模式、再造审批流程、优化发证手续,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按照1+狈的模式设置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综窗和5个“一件事”专窗,方便群众办理“一件事”业务,全市累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2.3万余件。

二是跨域通办破壁垒。与河南民权、浙江平湖、湖南岳阳楼等地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485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跨省业务2500余件,有效解决务工人员、公司异地办事难题。

叁是窗口坐班解难题。开展“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活动,36个行政审批部门负责人积极响应,转换身份以窗口工作人员身份坐班,参与业务受理、咨询解答;以公司群众身份陪伴办事群众办事,听取群众意见;以服务人员身份亲身体验政务服务全过程,查找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推动整改优化。

二、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彰显“广水温度”

一是政策惠企全覆盖。通过“广水惠企一站通”小程序,一方面汇集我市7000多家公司信息;一方面梳理汇总惠企政策文件54个,颗粒化拆分为98个标准化政策兑现事项,实现公司和政策“双向匹配、一键申报”。

二是上门服务零距离。由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自规局等涉企高频事项部门的业务骨干组建“政好办”公司保姆小分队,变等待服务为上门服务。今年以来,上门走访25家公司,现场为公司颁发证件43张。

叁是线下服务一对一。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惠企服务专区,公司可到专区进行惠企政策、项目申报咨询,由惠企专区工作人员现场解疑释惑,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

叁、数字赋能优化体验,闪耀“广水智慧”

一是础滨智能在线服务。构建“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新模式,在微信公众号接入顿别别辫厂别别办,高效拆解2028项政务服务事项,提供7×24小时在线的智能问答服务,实现全量事项个性化回复。

二是智能导服现场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配备智能触摸屏,引入智能机器人,分层展示大厅布局和业务窗口,打造大厅自助讲解员、引导员,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捷的讲解、引导服务。

叁是智能终端自助服务。改造升级24小时自助服务区,集成政务服务自助终端以及人社、医保、税务、不动产等部门自助终端,支持全天候“无感智办”,群众可随时刷身份证进入自助服务区办理业务。

谢谢大家!

广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 吴世中

记者问:广水市在开展“市场便利行动”,整体提升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广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 吴世中: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市场便利行动”为总抓手,聚焦公司全生命周期需求,构建“流程透明化、服务智能化、办理集成化、管理闭环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

一、聚焦“极简审批”,跑出市场准入加速度

一是“一窗通办”再提速。拓展公司变更、跨区域迁移、注销登记、知识产权保护等9大类服务场景,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就近办”服务网络,办理时限压缩70%,公司设立环节一日办结率达98%。

二是“证照联办”再升级。在11个涉企许可事项实行“证照联办”,将33个高频事项纳入联办范围,69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140项省内通办,申请材料平均压减六成以上。

叁是“一业一证”再拓展。设立综合窗口,推行“一表申请”,“一业一证”累计发放544件。

二、加强部门协作,打造公平竞争新秩序

一是突出分类监管。归集28个部门近八万条数据,将公司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抽查任务挂钩,低风险公司抽查比例降至5%,高风险领域公司定向提高至40%-60%。

二是突出中介治理。强化涉企收费检查,开展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治理,查处违法行为。

叁是突出环境治理。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跨区域协作,建立跨省双随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公平竞争审查协作机制。

叁、强化服务意识,践行包容审慎新理念

一是事前告知。严格执行涉企执法检查计划,规范涉企执法活动,明确执法人员八条禁令,最大程度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二是事中包容。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叁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涉企案件合规审查机制。已依法对81件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减轻处罚案件152件。

叁是事后回访。积极推进信用修复改革,落实“两书同送”要求,做好跟踪指导,帮助公司整改问题,实现合规经营。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营商环境市场便利行动”,不断创新公司全生命周期服务方式,以便利的市场环境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